Java持久层框架详解(3大持久层框架)

Java持久层框架详解(3大持久层框架)-mikechen

Java持久层框架是平时开发经常使用到的,下面详解常见的3大Java持久层框架。

Hibernate

Hibernate是最知名和广泛使用的Java ORM(对象关系映射)框架之一,对JDBC做了轻量级的封装,简化了数据访问层编码。

Hibernate支持多种数据库,提供强大的查询语言(HQL),并具备缓存、事务管理和延迟加载等功能。

Hibernate核心组件,如下图所示:

Java持久层框架详解(3大持久层框架)-mikechen

Hibernate 提供了许多功能,包括:

  • 对象关系映射:通过配置映射文件或注解,将 Java 实体类映射到数据库表。
  • 查询语言:Hibernate 提供了 HQL(Hibernate Query Language)来执行面向对象的查询,而不是直接编写 SQL。
  • 事务管理:支持 ACID 事务,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。
  • 缓存管理:提供了一级缓存(Session 缓存)和二级缓存(应用程序级别缓存),以提高性能。
  • 延迟加载:Hibernate 允许按需加载关联对象,减少数据访问的开销。
  • 自动表生成:Hibernate 可以自动生成数据库表结构,简化数据库维护。
  • 数据验证:提供了数据验证和安全性功能,帮助防止恶意输入和数据损坏。

Hibernate 的配置通常包括 XML 配置文件或注解,用于指定数据库连接、数据库方言、映射关系等。

通过配置,Hibernate 可以知道如何将 Java 类的属性映射到数据库表的列。

<!DOCTYPE hibernate-configuration PUBLIC "-//Hibernate/Hibernate Configuration DTD 3.0//EN" "http://hibernate.sourceforge.net/hibernate-configuration-3.0.dtd">
<hibernate-configuration>
    <session-factory>
        <property name="hibernate.dialect">org.hibernate.dialect.H2Dialect</property>
        <property name="hibernate.connection.driver_class">org.h2.Driver</property>
        <property name="hibernate.connection.url">jdbc:h2:mem:test</property>
        <property name="hibernate.connection.username">sa</property>
        <property name="hibernate.connection.password"></property>
        <property name="hibernate.hbm2ddl.auto">update</property>
    </session-factory>
</hibernate-configuration>

Hibernate的优点:

  1. 简化数据访问:Hibernate允许开发者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,从而将数据库表与Java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变得更加直观。
  2. 跨数据库兼容性:Hibernate支持多种关系型数据库,因此可以轻松切换数据库引擎而无需修改应用程序代码。
  3. SQL自动生成:Hibernate能够自动生成SQL语句,从而减少了手动编写SQL的工作。
  4. 面向对象查询:Hibernate提供了HQL(Hibernate Query Language)以及标准SQL查询的功能,使得数据库查询更容易理解和维护。
  5. 缓存支持:Hibernate支持一级缓存(Session缓存)和二级缓存,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,减少对数据库的频繁访问。

 

Hibernate的缺点:

  1. 学习曲线:使用Hibernate需要掌握其复杂的配置和映射规则,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学习。
  2. 性能开销:Hibernate的自动SQL生成和对象-关系转换可能引入一些性能开销,特别是对于复杂查询和高负载应用程序。
  3. 复杂性:Hibernate的复杂性可能会导致在处理特定需求时不必要的复杂性,或者生成不符合性能要求的SQL查询。
  4. 不适合所有场景:Hibernate适用于大多数应用程序,但对于某些高度定制的数据库操作,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控制,因此不是最佳选择。

 

Mybatis

MyBatis(前身为iBatis)是一个开源的Java持久层框架,它用于将Java对象映射到关系数据库中的SQL操作。

MyBatis原理如下图所示 :

Java持久层框架详解(3大持久层框架)-mikechen

1.配置文件

MyBatis 的核心配置文件通常是 mybatis-config.xml,它包含了数据源配置、全局设置、插件配置等。

这个配置文件定义了 MyBatis 如何与数据库连接,以及全局的行为配置。

2.SQL映射文件

SQL 映射文件包含了 SQL 查询和更新语句,以及与 Java 对象的映射规则。

SQL 映射文件是 MyBatis 的核心,它定义了查询、更新、删除等数据库操作。

3.SqlSessionFactory

SqlSessionFactory 是 MyBatis 的核心接口之一,它负责创建 SqlSession 对象。

4.SqlSession

SqlSession 是 MyBatis 会话接口,它允许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交互。

SqlSession 提供了执行 SQL 语句的方法,以及获取映射器(Mapper)的能力。

5.Mapper接口

MyBatis 映射器接口是定义数据库操作的 Java 接口,通常包括与 SQL 映射文件中 SQL 语句相对应的方法。

MyBatis 提供了自动代理机制,根据接口定义,MyBatis 会自动生成接口的实现类,实现了数据库操作。

 

Mybatis的优点:

  1. 灵活性:MyBatis 不要求你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库表一一对应,你可以自定义 SQL 查询和映射规则,从而实现更高度的灵活性和控制。
  2. SQL 控制:MyBatis 允许开发者编写和优化 SQL 查询,而不是完全依赖自动生成的 SQL。
  3. 性能:由于开发者可以精确控制 SQL 查询,MyBatis 在性能方面通常表现良好,你可以优化查询,使用数据库特定的功能和索引。
  4. 开发速度:相对于一些全自动 ORM 框架,MyBatis 的学习曲线相对较低,可以更快地上手,快速进行数据库操作。

 

Mybatis的缺点:

  1. 复杂性:相对于一些全自动 ORM 框架,MyBatis 需要开发者自行编写和维护 SQL 查询和映射规则,这可能增加了开发的复杂性。
  2. 重复性:开发者需要手动编写大量的 SQL 查询和映射代码,这可能导致重复性工作,特别是在大型项目中。

 

Spring Data JPA

Spring Data JPA 是 Spring 框架的一个子项目,它简化了基于 JPA(Java Persistence API)的数据访问的开发。

Java Persistence API(JPA)是 Java EE 规范的一部分,用于定义一种标准的对象关系映射(ORM)方式,允许将 Java 对象映射到数据库表。

Spring Data JPA的优点:

  1. 简化数据访问:Spring Data JPA 简化了数据访问层的开发,开发者只需要定义接口并继承 Repository 接口,然后可以使用自动生成的方法来执行常见的数据库操作。
  2. 自动生成查询方法:Spring Data JPA 根据方法命名规则自动生成查询方法,减少了手动编写查询方法的工作。
  3. 集成 Spring 生态系统:Spring Data JPA 可以与 Spring 框架集成,它还支持事务管理、AOP、依赖注入等 Spring 特性。

Spring Data JPA的缺点:

  1. 自动生成方法限制:尽管自动生成的查询方法很便利,但它们受到方法命名规则的限制,不适用于复杂的查询需求。
  2. 性能开销:在某些情况下,自动生成的查询方法可能会引入性能开销,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多表连接查询。这时可能需要使用自定义查询方法。
  3. 不适用于每种项目:Spring Data JPA 适用于大多数项目,但对于一些需要更多控制和优化的项目,可能需要使用原生的 JPA 或其他持久层框架。

每个持久层框架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。选择框架通常取决于项目需求、团队经验和个人偏好。

mikechen

mikechen睿哥,10年+大厂架构经验,资深技术专家,就职于阿里巴巴、淘宝、百度等一线互联网大厂。

关注「mikechen」公众号,获取更多技术干货!

后台回复架构即可获取《阿里架构师进阶专题全部合集》,后台回复面试即可获取《史上最全阿里Java面试题总结

评论交流
    说说你的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