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服务是大型架构的基石,下面我重点详解微服务部署方案@mikechen
微服务独立部署
将每个微服务作为独立进程部署在物理机、或虚拟机上(如使用VMware、KVM、Cloud VM)。
优点
简单直观,容易理解与排错。
无需额外学习容器生态,部署工具链简单(脚本、Ansible 等)。
缺点
资源利用率低:每个服务独占 VM/进程可能导致浪费。
扩展与自动化能力有限:水平扩展需要手动或自定义脚本。
隔离与部署冲突:依赖冲突、环境一致性难保证。
适合小团队、开发阶段、遗留系统逐步拆分或对容器技术不熟悉的场景。
微服务容器部署
将每个微服务打包为容器镜像,运行在宿主机的容器运行时中(如 Docker)。
环境一致性强:镜像包含应用及依赖,避免“在我机器上能跑”的问题。
启动快,轻量级,资源利用较 VM 更高。
易于与 CI/CD 流水线集成(构建镜像 → 推送镜像仓库 → 部署)。
但是,安全隔离不如虚拟机强,需要注意镜像漏洞、与运行时权限。
适合希望提升环境一致性、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逐步自动化的团队。
微服务无服务架构
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抽象部署方案,开发者无需关心服务器、操作系统等底层基础设施。
只需将代码上传到云平台,业务拆分为按事件触发的函数(FaaS)。
由云厂商负责运行环境与伸缩(如 AWS Lambda、Azure Functions、阿里云函数计算)。
适合事件驱动、突发流量或短时任务,以及希望把运维负担交给云厂商的场景。
微服务容器编排部署
Kubernetes(K8s):是目前最流行的容器编排平台。
提供自动调度、服务发现、弹性伸缩、滚动升级…等功能。
自动化程度高:Pod 调度、Replica 控制、Liveness/Readiness 探针、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 等。
但是,学习曲线陡峭,运维复杂度高,对集群监控、日志、存储和网络要求高。
适合中大型团队、复杂微服务拓扑、高可用与自动化运维的生产环境。